您的位置:文秘网 > 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有益探索4900字

调研报告范文 编辑:南栀 发布时间:2025/6/10

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有益探索4900字

——探寻**县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密码

一、改革背景

**县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作为**州最悠久的老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微细球形铝粉生产基地,多年来,**县立足坚实的工业发展基础,坚持“工业强县”发展定位不动摇,始终积极扶持企业家队伍、锐意科技创新、持续优化环境,**高新区成为技工贸总收入78.08亿元,亩均产值115万元,拥有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主营收入过亿的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的省级高新区,成功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好路子。

二、改革措施

(一)始终让一批富有情怀的企业家投身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厚植崇工重商文化。**县自古崇工重商,明清时期,浦市镇商贾云集,水陆交通川流不息,被称为“小南京”。改革开放后,**工业逐渐成长,涌现了一批小工业企业。1998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规定》后,优惠的发展条件和优越的发展环境,促进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工业经济出现良好发展势头。2005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工业立县”发展战略,主动邀请县外企业老板来泸投资兴业,促进了新型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工业立县”战略提升为“工业强县”战略,将武溪工业园作为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工业**”。二是培育本土企业家人才。建立**企业家“联帮带”培养机制,每个产业集群采取“1带3”培养模式,大力培育本土企业人才,目前**工业人才85%属于本地企业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科院一个微细球形铝粉中试项目落户**县,建成全国第一条年产量200吨的生产线,**县很多人通过在这条生产线上“偷师学艺”,创办材料加工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园区发展的主体,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只要一批有情怀的企业家历经市场风雨洗礼,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实业兴邦,园区发展才有坚实基础。二是科技创新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既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强力引擎”,也是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前进动力。三是营商环境优化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可靠保障。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发展要素总是聚集到营商环境好的地区,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必须由抓项目转向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