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秘网 > 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2700字

调研报告范文 编辑:南栀 发布时间:2025/6/6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2700字

综合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切实解决“看病贵”“药价贵”问题

减轻群众就医的药费负担,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是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为引导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有效推动“医保、医药、医疗”协同发展,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18家医疗机构全面参与落实国家、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涵盖常见病、重大疾病,累计落地药品16批次280余种药品,完成合同金额425.77万元;落地医用耗材5批次7类,完成合同金额1.50万元,平均降价幅度50%左右,极大降低了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成本,切实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目前,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从“4+7”集采试点到全国扩围,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超过80%,叠加地方联盟集采,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过4000亿元,集采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各项保障机制逐渐完善,但在改革推进过程中,集采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集采量能总体偏小,影响临床需求覆盖面

开展集采工作以来,我区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反映集采药品品规较少,难以满足临床多样化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明确要求到2025年,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要达50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达5类以上。最新颁布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总数达2967种,品种远远大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数量,目前集采品种仅占目录总数的10%,量能有限。从临床需求来看,例如60-80岁的患者用药大部分要覆盖到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内分泌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又要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进行标识,提示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质优价廉的产品,从而实现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全程、实时、动态监督管理,确保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公开、透明。健全中选药品日常监测制度,定期对各医疗机构集采药品采购情况进行预警提示,督促医疗机构及时采购,确保各批次集采药品都按时有序进行,避免造成用药风险。定期对集采药品采购、配送、结算情况进行监测通报,加强“订单+配送+回款”全过程监控,对多次预警提示未改正的医疗机构同步进行曝光,视情况进行约谈,督促整改到位,形成的良性循环,确保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