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秘网 > 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系统性保护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与研究1.5万字

调研报告范文 编辑:南栀 发布时间:2024/8/16

系统性保护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与研究1.5万字

〔内容提要〕自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政府主导的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在当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际,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有关机构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特别是非遗保护专门机构独立建制问题成为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瓶颈,项目保护单位频繁变更制约项目可持续性保护。本文通过对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机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对涉及非遗保护工作机构有关问题开展剖析,提出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合理化建议,以期推进我国各级非遗专门机构独立建制等有关工作,推进非遗保护系统性开展,高质量实现“十四五”非遗保护规划目标,构建非遗系统性保护新发展格局,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书写非遗保护中国画卷。

引言

截至**年底,包括“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内的35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1项优秀实践名册,我国共以4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列入该名录(名册)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务院**年至今已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1557项3610个子项,原文化部及文化和旅游部自**年以来已公布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068人,除11人失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部分表述简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外,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 3057人;各省(区、市)也已公布了16000多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原文化部及文化和旅游部已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共计 23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00家。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非遗保护工作制度、名录体系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以及保障机制、学术研究等非遗保护相关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成绩同时,笔者发现我国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需求,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全面推进非遗法律法规体系、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理论研究体系、传播推广体系和数字化保护体系以及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体系建设。同时,非遗保护工作的行政机构会同专门机构,在持续做好国内宣传推广下,会同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向国际社会传播推介非遗保护的中国方案、中国实践、中国成效,合力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构建中国特色非遗系统性保护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