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秘网 > 总结报告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调查与思考3200字

调查报告范文 编辑:南栀 发布时间:2025/6/12

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调查与思考3200字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推行,对农村地区的交通出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条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引领、服务和支撑作用。

一、**农村公路现状

**地处川南城市群几何中心、内自同城化发展核心区,位于**市东北部,幅员面积397.5平方公里,辖9镇6街,其中涉及有农村公路为团结、**、**、**等9个镇及凤凰街、和平街2个街道。截至目前**境内等级公路里程总计1123.5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58公里,省道37.65公里,县道196.06公里,乡道296.80公里,村道559.46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覆盖率达91.70%,农村道路优良中等率97.60%,通往全区所有镇街的主要道路已全部实现沥青路面提升,建制村通4.5米以上硬化路比例达100%,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60.68%。农村公路密度272.98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列全市第一。已初步形成“连接城乡、覆盖农村”的农村公路格局,并先后获得“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和省级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等荣誉。

二、**农村公路发展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集中精力抓争取。密切关注研究中央和省级层面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有关政策文件,目前较好政策的有:省、市、县三级公共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按县道10000元/年·公里、乡道5000元/年·公里、村道3000元/年·公里执行;其中,省级财政承担30%,市级财政按20%承担,剩余50%由区级财政承担。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每公里补助30万元、自然村通硬化路每公里补助33万元、幸福美丽乡村路每公里补助240万元。结合我区实际,分析研判各类政策,精准策划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增强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提高群众保护路产路权的自觉性、主动性。依托“四好农村路”设置多种形式的公益性岗位,拓宽农村就业渠道,让农村公路的受益者都参与到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中来。全面落实三级“路长制”,加强对乡、村道路养护监督指导,对公路病害处置提前安排,提前设防,提前投入,由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促进公路养护水平的整体提高。巩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成果。强化农村公路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县有综合执法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推进路政“协同化”,建立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