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区扬尘治理的专项调查报告(二篇)
(篇一)
8月14日,市委**书记在市辖三区城市管理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工地乱建”是城市管理的“十大乱象”之一,要集中开展以“扬尘超标”为主的工地建设专项整治。当前,正值市区同创全省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为助力创建工作、护航蓝天白云,区政协组织部分区政协委员聚焦扬尘治理开展专项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扬尘治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重拳出击治理扬尘,以铁的态度、铁的决心、铁的举措,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准”“六个百分百”“一硬五有”等措施要求,科学化创新红牌、黄牌、绿牌“亮牌”管理模式,精细化制定严禁、严管、严控、规范“四级”清扫方案,智能化推出PM2.5、PM10“线上”监测系统,城区扬尘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截止10月中旬,顺庆优良天数273天,优良天数率为95.1%,同比增加6.2%;PM2.5浓度34.7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7.5%;PM10浓度52.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5.0%。
二、主要问题
一是“防尘治尘、人人有责”的共识还未全面形成。城区扬尘作为新型空气污染类型,“表面重视、行动忽视”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项目主体侥幸逐利,有的购置设备成为摆设、有而不用,有的降尘除尘私降标准、不够彻底,有的白天全副“武装”、夜间顶风“裸奔”,更有甚者对处罚置若罔闻、无动于衷;个别群众存在扬尘治理与我无关、责在他人的思想误区,没有树立扬尘治理、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特别是装修垃圾私拉乱倒现象依然存在,既加大了环卫清扫的负担,更增加了扬尘治理的难度,以致每家每户的“小扬尘”酿成了城市管理的“大麻烦”。
二是“防尘治尘、齐抓共管”的格局还未全面形成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凡是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在财政评审的时候,对预算的工程文明施工措施费予以保留,作为不可竞争费用列入工程成本,并在开工前及时足额支付给施工方。二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网络,提高监控设备性能和快速处置能力,将扬尘治理违法行为有效处置在萌芽状态。三要对扬尘治理主管单位的人、财、物投入要切实保障到位,解决好执法人员的后勤保障问题。
(七)加强队伍管理,提高执法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扬尘治理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