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考察讲话精神学习有感汇总10篇
【篇一】
一是从“扎根的思想”到“思想的扎根”。工作以来,我时常在思考,什么才是扎根基层?随着时间推移我越发领悟,扎根基层不是轰轰烈烈,而是点点滴滴。它体现在除冰抗旱的汗水里,体现在入户走访的家长里短里,体现在来访群众的满意笑容里……基层经历是对意志的磨砺、对心智的考验,更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二是从“致广大而尽精微”到“尽精微而致广大”。起初,我也曾因大展拳脚的满腔热血,困于细微琐碎的基层工作中,而质疑选择。在百余篇文字材料的反复打磨里,在二十余个项目建设现场的日晒雨淋中,在数十个防汛深夜的徘徊守望后。我体会到,行稳致远不仅要在“致广大”中找准“尽精微”的方向,更需要我们在“尽精微”中填充“致广大”的内涵。
三是从“基层的人民”到“人民的基层”。两年多来,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从村支书身上,明白了农村工作里的“人情”法则。从致富能人手中,品味到“春种秋收”的农业智慧。也敬仰于参战老兵退伍返乡创业的笃定坚守。我体会到,构成广阔基层的,不仅只是一件件事务,更有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愿望。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比我优秀,区别在于不同的成长境遇。是他们赋予了我为他们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利,我们理应在为他们创造更好环境、更多机会中矢志奋斗。
【篇二】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省长沙市考察调研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了解学校用好红色资源、坚持立德树人等情况。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各地各部门要从“点线面”三维发力,深挖红色资源这座“富矿”,持续开展红色教育,激活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地。又要注重物质激励,多用价值体现价值、财富回报财富,不仅从待遇上保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使得利益分配更合理、股权分红更诱人,关注各类人才的“关键小事”,做好做细衣食住行,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让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一资源”活起来,就是要充分调动好“第一资源”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引进上下实功、培育上见真章、激励上想办法,使其更有地位、更有荣誉、更有干劲,在新征程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