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池”专项编制循环利用经验做法6篇
【篇一】
为进一步盘活用好、规范使用全区编制资源,保障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xx区破旧立新,打破行政事业编制“一核定终身”的旧观念,从机构改革精简收回、空编单位按比例核减、省市下达的新增编制等方面汇聚建立行政、事业编制周转池,着力破解编制总量控制与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深挖有限编制资源潜力。
一、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一是严格控制编制总量。行政、事业编制核定数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编制总量范围内,实行分类核定、专编专用。二是建好编制周转池。结合机构改革,对全区行政、事业编制进行动态调整,行政编制按核定数的8%、事业编制按空编数的80%收回,收回的行政、事业编制统一建立编制“周转池”,逐步破解全区行政人员补充困难,事业编制存量见底等问题,充分发挥其保障重点、缓解急需、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作用。
二、保障重点、规范用编一是保障重点领域用编。周转池编制主要面向承担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事业等领域的单位核定,重点保障全区关键领域、中心工作、重大民生和街道(镇)需要,提高编制使用效益,解决“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问题。二是合理规范用编。结合全区实际,研究拟订周转池编制使用条件、使用程序,明确满编或超编单位申请使用周转池编制,要根据工作任务调整、现有人员配置、以及使用周期内单位自然减员数等情况综合研究确定,以确保在使用周期内能及时收回周转编制。
三、部门联动、服务发展一是建立部门联运机制。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要建立周转池编制管理联运机制,在申请、审批、使用、收回等流程各尽其职,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评估,确保编制“周转池”科学合理运行。二是释放周转池编制红利。建立周转池编制制度后,将周转池编制纳入全区公务员职级设置、财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周转池”共有行政周转编制230余名。三是创新传统核编模式,破解编制“部门所有”固化观念。市级行政编制“周转池”制度实行后,除上级政策性增编外,市级行政部门如有增编需求的,原则上通过行政编制“周转池”方式予以解决,彻底改变编制“部门所有”传统观念。同时定期对行政周转编制使用情况进行评估,运行效益明显、又确有长期需要的,可重新核定周转编制;使用效益不高的,精简或收回周转编制,避免出现“一核定终身”、编制固化等问题,真正做到能放能收、用好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