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秘网 > 论文范文 > 综合论文 > 正文

试论文化馆精准化服务模式3900字

综合论文范文 编辑:南栀 发布时间:2024/11/27

试论文化馆精准化服务模式3900字

——以**市文化馆为例      

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创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已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果。可是,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的需要仍有不少差距,有些按“标准化”配置的设施设备成为摆设,而群众急需的服务设施却未能跟上;有些服务项目看似城乡均匀设置,而群众却不认可。原因很显然,即提供的服务未能做到供需对路。因此,我们为群众提供的文化服务,不但要实施标准化,更要注重实用性,要按照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精准发力。目前已有不少文化服务机构通过群众网上预约、文化服务机构审核配送的方式,为群众提供“点菜式”的文化服务。这种精准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方向,市区文化馆作为区域性公共文化服务的龙头,应当积极创新,实践精准化服务,真正让公共文化活动贴近群众。本文以**市文化馆为例,对文化馆精准化服务模式作一探讨。

一、分众化服务:精准化服务的基本原则

所谓分众化服务,是指顺应社会分流、以服务对象的需求差异为变量对服务进行细分,提供量身定做的一种服务手段。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同样存在着这种发展趋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时代,文化资源不再是稀缺资源,相反,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供给侧的主要矛盾。资源配置不合理,不仅导致浪费,而且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公益讲座为例,如果不考虑讲座主题和服务对象而沿用传统的报告厅式的形式,往往会出现门庭冷落的现象,结果是事与愿违。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就是对供给结构的调整,而服务的大众化走向分众化则是调整的内容之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分众化,即通过对受众进行分类,整合相关的服务资源,以特定的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场主体补充作用,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动力。**市文化馆除了联合体制内的力量,还吸纳包括民营、个体等体制外的文化机构、艺术团队、美术馆、画廊及社会文化人士的力量,在美术展览、文艺演出、艺术培训等活动联合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全社会的文化力量共同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文化服务格局。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精准化服务模式,是以分众化服务为基本原则,以菜单式服务为基本手段,以数字化服务为互动途径,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动力而构成,四项要素相互相成,互为作用,共同推动公共文化精准化服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