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党的***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护航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农业审计,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由传统的审计思路向研究型审计转变是实现农业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信息化审计正是审计在新时代、新趋势下的积极创新、主动作为之举。
一、农业信息化审计的应用意义
一是提高农业审计覆盖面,审计监管不留死角。涉农资金、财政支农资金项目众多,有对农民的各种补贴资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农村社会事业投入资金和其他重点涉农专项资金等,具有点多面广且散的特点,使用农业信息化审计方法,有利于提高审计覆盖面。对于被审计单位下属单位较多、业务量大,无法应审尽审的问题,通过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可以采集审计所需的各类人员信息、财务、业务等各类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全面提升审计覆盖面。
二是开拓农业审计视野,审深审透涉农资金。财政支农资金量较大,来源渠道众多,涉及对象既有中央财政、各部委计划分配的资金,还有地方各级政府、各部门配套及计划分配的资金等,加之大量的项目资金在补助分配的末端都涉及庞大的对象。面对繁杂的电子数据,农业信息化审计方法可以突破传统审计方法难以审深审透的局限性,有利于开拓审计视野,迅速抓住审计重点。例如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数据进行字段对比、关联分析等方式,挖掘审计疑点,再进行重点取证,让审计工作有的放矢。
三是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强化农业审计质效。由于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拨入乡镇村居最末端,而基层审计机关普遍面临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加之每年需承担的预算执行“同级审”等法定项目,难以抽出足够的审计力量投入涉农审计。而利用农业信息化审计技术,采用数据追踪、分析、复核等多种方法,利用信息技术的“火眼金睛”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业力量,选择合适项目开展信息化审计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将有经验的信息化审计人员重点培养,并参与到不同处(科)室和不同审计项目,力争培养一个、带动一群。三是推动地方建立跨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机制。充分利用审计机关行业接触面广、影响大的有利条件,主动协调相关被审计单位和职能部门强化信息化基础工作。结合地方“三农”实际工作需要,推动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对已经建立“智慧城市”的地区,主动协调信息数据管理部门,提出信息共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