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特赦的认识和理解2800字
2022 **年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决定》(简称决定)。同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简称特赦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牵动着成千上万名罪犯及其家人的心。
一、特赦的基本含义
特赦是指国家对特定的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者部分的执行(赦刑不赦罪),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刑罚措施。特赦是国际通行的在遇有重要历史节点时国家对特定罪犯赦免余刑的人道主义制度。颁布特赦令的原因一般有四种:
一是对国家重大喜庆活动的庆祝;二是对罪犯不具有再犯罪危险性的肯定;三是对成文刑法局限性的修正;四是对基于刑法变化的判决效果的变更。
特赦在我国并不常见。新中国成立后,从1959年至1975年,对经过教育改造改恶从善的犯罪分子共实施了七次特赦,对于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推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被特赦的罪犯,大多是战犯或参战有功的罪犯。
**年,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了特赦令。该特赦令对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四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
这次的特赦是继**年我国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实施特赦后又一次进行的特赦,兼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弘扬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展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仁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展现了我国人权司法保障水平,进一步树立了我国开放、民主、法治、文明的国际形象,具有重大政治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p>三是对**年6月29日止符合条件的罪犯进行特赦。特赦令指示,对**年6月29日符合特赦条件的服刑罪犯,经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后,予以释放。如果是在**年6月29日以后,才符合特赦条件的,就不得特赦。
总之,一名罪犯,要想得到特赦,必须是具备条件的特赦对象,符合特赦时限要求,并经过特赦法定程序,方可得到特赦。对于这次未能得到特赦的罪犯,更需要帮助教育,特赦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积极改造、悔过自新,才是唯一的出路,可以通过减刑、假释等方式,早日出狱,回归社会,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