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秘网 > 论文范文 > 法律论文 > 正文

探析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法律论文范文 编辑:清漓 发布时间:2019/1/28

探析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摘要】:近年来,未成年暴力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预防与防止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是一项非常急迫与重要的任务。本文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现状及特点,该部分简要的分析了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突发性和冲动性特点,犯罪手段的恶劣等原因,并引用了国内典型的案型来分折。第二部分暴力犯罪的原因分析,该部分首先简要分析了未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认识理解,情绪及意志力等原因,论述了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心理形成机制的主要理论。第三部分未成年暴力犯罪的预防及对策,该部份从社会、家庭、学校和法律入手,为预防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指明了方法。

【关键词】:未成年人 暴力 犯罪 原因 预防

一、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未成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未成年时期是人生的危险时期,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俨然已经成为全球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呈现出暴力、低龄、团伙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社会问题,研究分析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暴力违法犯罪已刻不容缓。

本文所指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是指不满18周岁的公民非法实施的违法暴力犯罪行为,既包括刑法所规定的暴力犯罪行为,也包括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暴力违法行为[1]。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中存在突发性和冲动性的特点。

一方面,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体现在外部过度刺激所造成的激情性行为,另一方面体现在内心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挫折感。当来自外部的刺激与压力引起他们的诱惑、愤怒、不满、怨恨等情况到达一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状与对策》.贵州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三版

[3]陈璐.《犯罪调查统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4]韩宜.《国外青少年犯罪及其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1976年9月.第一版

[5]叶思峰.《罪犯教育学》.重庆出版社, 2002年3月.第43-46页

[6]陆振安.《青少年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北京版

[7]周玉国.《中国暴力犯罪预防研究》.河南法律出版杜,1998年3月.第二版